首页 > 问医生 > 外科 > 神经外科 > 三叉神经痛

怎样来拯救三叉神经痛患者呢?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我的姑姑她是一个三叉神经痛患者,经过多年治疗都没用,最后形成了精神疾病,发起病来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为什么三叉神经痛这么伤人,那么我们该怎样来拯救三叉神经痛患者呢?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你好:

  怎样来拯救三叉神经痛患者呢?首先:三叉神经痛一触即发。50%以上患者,在颜面部某一区域内有特别的皮肤敏感区,有轻微的触动,面部肌肉的牵拉及震动便可引起发作,这样敏感的区域范围局限、集中在一点或两点, 称之为“触发点”或“扳机点”。一个病人可有数个触发点,部位常见于患侧上下唇、口角、鼻翼 、颊部或齿龈等。凡是刺激和牵动此点便引起发作。从此点开始,立即放射到其他部位。面部刺激 包括谈话、唱歌、进食、洗脸、剃须、刷牙及风吹等。

  其次:疼痛部位伤人。疼痛发作仅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右侧较多,双侧少见,后者也常从一侧开始,而后累及对侧,且两侧疼痛发作区不一定对称。以一侧为主,发病初期,可先 集中某一支分布区,长时间不变,多在一侧的第2支或第3支或第2、3支两支内的区域。而后可逐渐扩散到其他支。但不扩散越过中线而至对侧。如第1支的疼痛在上睑和前额;第2支的疼痛在上唇、 齿龈及颊部,亦有硬腭疼痛者;第3支的疼痛在下唇、齿龈及下颌部,涉及到舌部痛较少,偶见双侧 性的各自发作。

  再次:易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急性的或长时间的三叉神经痛易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变化。三叉神经痛的危害会使患者不断发作性疼痛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表现为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糖原分解作用加强,加之许多三叉神经痛病人不敢进食,机体呈现负氮平衡状态,长时间并发症可引发生命危险。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的“误区”患者是哪一个?

  误区一:能忍就忍,能拖就拖

  三叉神经痛在广大患者中容易被忽视,虽然发病的时候比较难以忍受,但是,三叉神经痛患者总是认为自己的病不是什么大病,迟疑写止痛药就好了,能忍则忍,能拖就拖,不把这种病放在心上,结果,使自己的疾病越来越重,以至于引发更加严重的疼痛,没办法采取医院进行治疗。

  误区二:让针灸“唱主角”

  三叉神经痛患者去医院治疗容易被建议选用针灸治疗,针灸是我们的国粹,但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还需要慎重,由于面部的神经比较脆弱,针灸容易导致神经的永久失活和纤维化,对于神经的治疗还是选择保守的治疗比较好。

  误区三:不按疗程,见好就收

  很对患者对于疾病的治疗并不是积极的配合,由于看到疾病有好转的迹象,患者本身感觉很舒服,就采取自己在家买药服药的状况出现,这样,为后来的治疗埋下了隐患,很多患者在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放弃饿了治疗,结果导致疾病复发,而且越来越严重。

  专家指出:三叉神经痛经过系统的治疗是可以治疗的。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很顽固的疾病,很多患者因为此病而毁了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多患者的三叉神经痛久治不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是一个关键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对于“怎样来拯救三叉神经痛患者呢?”的解答

  欢迎访问飞华健康网神经科三叉神经痛专题: http://www.fh21.com.cn/sjk/scsjt/ 
立即预约 极速提问

相似问题

推荐 三叉神经痛不吃药能好吗

三叉神经痛可通过非药物治疗缓解,通常由神经压迫、血管异常、感染、外伤、肿瘤等因素引起。

1、物理治疗:热敷或冷敷有助于缓解疼痛,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冷敷能减轻神经炎症。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皮肤损伤。

2、针灸疗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常用穴位包括合谷、太阳、颊车等,每周2-3次,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

3、心理疏导:慢性疼痛常伴随焦虑和抑郁,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减轻疼痛感知。可采用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每周1-2次。

4、饮食调节: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酒精、咖啡因,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有助于神经修复和功能维持。

5、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可增强体质,改善神经功能。

日常护理中,饮食调节和适度运动对缓解三叉神经痛有积极作用。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避免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神经功能。热敷或冷敷可缓解疼痛,针灸和心理疏导也能辅助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相关科普 更多

牛皮癣患者如何拯救脆弱的皮肤

现在是秋季,皮肤开始变得干燥、缺水,正常皮肤长时间缺水,会导致瘙痒、过敏、脱皮、红疹等现象...对于牛皮癣患者来说,皮肤基底本身就比较脆弱,过于干燥的空气对患者的皮损处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皮肤缺水。生活注意篇沐浴后适量涂润肤乳洗澡时,皮肤处在湿热的空气中,水分易蒸发,所以趁皮肤还未全干时,立刻涂上润肤乳,使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帮助皮肤保...

科普推荐 为你持续推送健康知识

鼻窦炎鼻息肉是怎么引起的原因
鼻窦炎和鼻息肉可能由鼻腔感染、过敏反应、解剖结构异常、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1、鼻腔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导致鼻窦黏膜炎症,长期反复感染会刺激黏膜增生形成息肉。常见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急性鼻窦炎未及时控制可能转为慢性,增加息肉发生风险。2、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鼻腔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黏膜水肿持续...
鼻息肉跟鼻肿瘤的区别
鼻息肉与鼻肿瘤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鼻息肉多为慢性炎症引发的良性增生,而鼻肿瘤包含良恶性病变,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主要区别涉及发病机制、生长特点、伴随症状、检查手段及治疗方案五个方面。1、发病机制:鼻息肉通常由慢性鼻炎、鼻窦炎或过敏反应长期刺激导致黏膜水肿增生,属于炎性病变。鼻肿瘤则与基因突变、环境致癌物或病毒感染相关,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生长缓慢...
鼻窦炎症怎么治疗好得快
鼻窦炎症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鼻窦炎症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能有效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每日1-2次冲洗可改善鼻塞症状,促进炎症消退。冲洗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2、药物治疗:细菌性鼻...
病毒感染鼻窦炎吃什么药
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窦炎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减充血剂、黏液溶解剂等。病毒感染鼻窦炎的药物治疗主要有氯雷他定、伪麻黄碱、乙酰半胱氨酸等。1、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可缓解鼻黏膜过敏反应,减轻打喷嚏和鼻痒症状。该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发挥作用,适用于伴有过敏性症状的病毒性鼻窦炎患者。使用前需排除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禁忌症。2、减充血剂:伪麻黄碱能收缩鼻...
鼻窦炎做什么检查可以确诊出来呢
鼻窦炎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医学检查,常用检查方法有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鼻窦X线片、鼻分泌物培养及过敏原检测。1、鼻内镜检查:通过纤维光导内窥镜直接观察鼻腔和鼻窦开口情况,可发现黏膜充血肿胀、脓性分泌物等急性炎症表现,或息肉增生、结构异常等慢性病变特征。该检查能直观判断病变范围,是门诊初筛的首选手段。2、鼻窦CT扫描:高分辨率CT能清晰显示各鼻窦腔隙的解...
鼻窦炎儿童症状有哪些吃什么药
儿童鼻窦炎常见症状包括鼻塞、脓性鼻涕、头痛和嗅觉减退,治疗药物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克拉霉素。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解剖结构异常、免疫低下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引起。1、细菌感染: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多由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引起,表现为持续10天以上的黄绿色脓涕,可能伴有发热。除抗生素治疗外,可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辅助清除分泌物。细菌感染未...
鼻窦炎的发病原因
鼻窦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1、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急性鼻窦炎最常见诱因,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可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阻塞窦口妨碍引流。病毒感染后通常表现为鼻塞、清水样涕,可继发细菌感染。治疗以对症缓解为主,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2、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可直接侵袭鼻窦黏膜,或继发于...
孕妇急性鼻窦炎怎么办
孕妇急性鼻窦炎可通过鼻腔冲洗、蒸汽吸入、体位引流、药物治疗及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该病症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及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能有效减少分泌物堆积和病原体滞留。操作时保持头部倾斜45度,避免呛水。每日2-3次可缓解鼻塞,但需注意水温接近体温,冲洗力度轻柔。2、蒸汽吸入:通过4...
过敏性鼻炎可以吃孟鲁司特钠吗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孟鲁司特钠。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鼻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治疗及避免过敏原接触。孟鲁司特钠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适用于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1、药物作用:孟鲁司特钠通过阻断白三烯受体减轻炎症反应,对过敏性鼻炎伴随的鼻塞、流涕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该药物尤其适用于合并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
过敏性鼻炎搭配用药
过敏性鼻炎可通过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减充血剂、免疫调节剂等方式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免疫功能异常、鼻黏膜高反应性、自主神经紊乱等原因引起。1、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快速缓解鼻痒、喷嚏症状。这类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适合日间使用,需注意与酮康唑等肝药酶抑制剂联用可能增加心...
包茎会导致尿道下裂吗
包茎与尿道下裂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包茎不会直接导致尿道下裂。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畸形,通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而包茎是包皮过长或包皮口过窄导致的生理现象。尿道下裂的发生与遗传、胚胎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而包茎更多是后天因素或生理结构问题。1、遗传因素:尿道下裂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家族中有尿道下裂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尿道发育不全...
产后下面干涩怎么改善
产后阴道干涩可通过激素调节、局部保湿、心理调适、适度同房及营养补充改善。1、激素调节:分娩后雌激素水平骤降是干涩主因,哺乳期泌乳素升高会抑制雌激素分泌。短期可使用雌三醇乳膏局部涂抹,严重者经医生评估后可口服低剂量雌激素。哺乳期需选择不影响母乳的安全剂型,如普罗雌烯阴道胶丸。2、局部保湿:选择医用级水溶性润滑剂如倍美力、妇炎洁生物膜,含透明质酸成分的阴道保湿凝...
健腹轮练的是哪块肌肉
健腹轮主要锻炼腹直肌、腹横肌、竖脊肌等核心肌群,同时涉及肩部、背部和手臂肌肉的协同发力。1、腹直肌:腹直肌是健腹轮训练的核心目标肌群,位于腹部前侧。滚动过程中,腹直肌通过离心收缩控制身体下放,向心收缩完成回拉动作。强化腹直肌能改善腹部线条,建议每天3组,每组10-15次,注意保持腰椎稳定避免代偿。2、腹横肌:作为深层核心肌群,腹横肌在健腹轮训练中起到稳定脊柱...
成人血量占人体的多少
成人血量约占体重的7%-8%,具体比例受性别、体型及健康状况影响,男性略高于女性,肥胖者比例稍低。1、基础比例:健康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体重的7%-8%,60公斤体重者约有4200-4800毫升血液。这一比例通过循环系统维持氧气运输、免疫防御等功能,血容量不足或过多均可能引发健康问题。2、性别差异:男性血量占比通常比女性高0.5%-1%,这与雄激素促进红细胞生...
结婚的夫妻怎么避孕的
夫妻避孕可通过药物、屏障、手术、自然及长效五种方式实现,安全性与适用性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1、药物避孕:口服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抑制排卵,适合月经规律女性,常见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需每日定时服用。紧急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片适用于无防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但不可频繁使用。药物可能引发恶心、乳房胀痛等副作用,长期服用需定期检查肝功能。2、屏障避孕:...
什么样的醋是好醋
优质食醋需满足原料天然、酿造工艺传统、色泽透亮、酸香醇厚、无添加剂五个核心标准。1、原料天然:好醋以粮食为主要原料,如山西老陈醋采用高粱、大麦、豌豆,镇江香醋选用糯米。粮食中的淀粉经糖化发酵转化为醋酸,天然原料能保留更多氨基酸和有机酸。避免使用醋酸勾兑或添加冰醋酸的产品,这类醋口感刺激且缺乏营养价值。2、酿造工艺:传统固态发酵需经历蒸煮、糖化、酒化、醋化、陈...
鸡皮的鞋面脏了怎么清理
鸡皮鞋面脏污可通过专业清洁剂、白醋溶液、小苏打糊、橡皮擦、牙膏等方法处理。1、专业清洁剂:鸡皮材质需使用中性皮革清洁剂,将清洁剂喷洒在软毛刷或海绵上,顺着纹理轻柔擦拭。顽固污渍可配合专用橡皮局部打磨,清洁后需用干布吸干水分,避免暴晒。推荐使用JasonMarkk、CrepProtect等品牌清洁套装。2、白醋溶液:白醋与水按1:3比例混合,棉布蘸取后拧至半干...
鸡皮面的鞋子怎么清洗
鸡皮面鞋子清洗需要温和清洁剂配合软毛刷轻柔处理,避免水洗浸泡导致材质损伤,具体方法包括干洗清洁、局部去污、自然晾干、定期保养、专业护理。1、干洗清洁:使用专用麂皮清洁橡皮或软毛刷逆向轻擦鞋面,配合中性清洁剂喷雾处理顽固污渍。将少量清洁剂喷在微湿海绵上,以打圈方式擦拭鞋面,完成后用干布吸干水分。切勿直接用水冲洗,避免皮质吸水变硬。2、局部去污:油渍可用玉米淀粉...
怎么选择醋的好坏
优质醋的挑选需观察色泽、闻气味、尝口感、看配料、查发酵工艺。1、观色泽:纯粮酿造醋呈琥珀色或红棕色,透亮无悬浮物。勾兑醋颜色发乌或过于鲜艳,可能添加焦糖色素。山西老陈醋色泽深沉,镇江香醋偏棕红。摇晃瓶身,挂壁均匀的醋品质更佳。2、辨气味:优质醋有浓郁酯香和粮食发酵的醇厚感,无刺鼻酸味。取少量滴在手心搓热,纯粮醋散发自然谷物香,劣质醋有化学酸味或异味。米醋应有...
生鸡蛋脏了能不能用水洗
生鸡蛋表面脏污不建议直接用水清洗,可能破坏蛋壳保护层增加细菌侵入风险,正确处理方式包括干布擦拭、专用清洁剂、冷藏保存、单独存放、观察裂纹。1、破坏保护层:蛋壳表面天然覆盖着角质层,能阻隔微生物侵入。水洗会溶解这层保护膜,使气孔暴露,沙门氏菌等病原体更容易渗透。若必须清洁,可用微湿厨房纸局部轻拭,避免整颗浸泡或大力摩擦。2、细菌扩散风险:冲洗时水流可能将蛋壳表...

科室问题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

最新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