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感染可通过术前皮肤准备、术中无菌操作、术后抗生素应用、伤口护理及营养支持等方式控制。感染通常由皮肤定植菌侵入、手术污染、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或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引起。
1、术前皮肤准备:
术前彻底清洁手术区域皮肤,使用含氯己定的消毒液可减少皮肤表面细菌负荷。合并糖尿病或皮肤病的患者需提前干预,降低细菌定植风险。术前预防性抗生素应在切皮前30-60分钟输注完毕。
2、术中无菌操作:
严格遵循无菌技术规范,包括手术器械灭菌、层流手术室环境控制、手术人员着装规范等。缩短手术时间可减少切口暴露风险,微创手术方式较传统切开复位更具优势。
3、抗生素应用:
根据指南选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等覆盖常见致病菌的抗生素,疗程通常不超过24小时。对于开放性骨折或感染高风险患者,可延长至48小时,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过敏反应。
4、伤口护理:
术后每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降低深部感染率。出现体温升高、切口疼痛加剧等感染征兆时需立即进行细菌培养。
5、营养支持:
补充优质蛋白质如乳清蛋白粉,每日摄入量不低于1.2-1.5g/kg。维生素C和锌元素可促进胶原合成,贫血患者需纠正血红蛋白至100g/L以上。肠内营养不足时可考虑短期肠外营养支持。
术后康复期需重点关注感染预防与功能恢复的平衡。建议每日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伤口愈合后逐步开展床上桥式运动、坐位平衡训练。饮食上增加鱼类、蛋类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控制血糖波动范围在6-10mmol/L。居住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后需规范手卫生。出现持续发热或切口渗液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必要时行影像学检查排除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