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是否严重需根据病因和病情进展判断,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视力下降,部分可能伴随不可逆视力丧失。视神经萎缩的严重程度主要与青光眼、视神经炎、外伤、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遗传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视神经萎缩的严重性差异较大。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萎缩通常进展缓慢,早期可能仅有视野缺损,晚期可致管状视野甚至失明。视神经炎引起的萎缩多急性发作,部分患者经激素治疗可恢复部分视力,但复发可能遗留永久损伤。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预后与损伤程度直接相关,锐器伤较钝挫伤预后更差,部分患者需视神经管减压术干预。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动脉炎性缺血预后较差,非动脉炎性经及时治疗可能保留有用视力。遗传性视神经萎缩如Leber病多累及青年男性,视力损害常达0.1以下且难以逆转。部分中毒性或营养缺乏性萎缩在去除病因后可停止进展,但已损伤的神经纤维无法再生。
建议视神经萎缩患者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监测,避免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黄素。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居家保持照明充足,使用大字读物和语音辅助设备。突发视力变化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使用血管扩张剂或神经营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