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美国癌症研究所的黛布拉·西尔弗曼博士领导了这一研究。他和同事对884名膀胱癌患者及996名健康人士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让他们填写是否有起夜的习惯和平时的饮水量,并对他们的生活习惯进行跟踪。结果发现,起夜越频繁,患膀胱癌的风险就越小。无论男女,每晚起夜至少两次的人,其患膀胱癌风险会降低40%—50%。研究还发现,不起夜的吸烟者,患膀胱癌的风险比不吸烟的人高7倍;而起夜且吸烟者得膀胱癌的风险则降低一半。另外,多饮水也有助于降低得膀胱癌的几率。与每天喝水不足0.4升的人相比,每天至少补充水分1.4升且夜间小便至少两次的人,其患膀胱癌的风险能降低80%。
研究人员分析,憋尿可增加尿中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时间。因此,保持夜尿习惯不仅能排出身体内的代谢产物,而且对泌尿系统也有净化作用,可减少尿液中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伤害。这项研究如果进一步得到证实,那么新的预防措施将造福于更多的人。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膀胱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pg/
睡觉时血压通常会降低,这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称为夜间血压下降。血压在睡眠期间降低有助于心脏和血管得到休息,减少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夜间血压下降的幅度因人而异,可能与年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如果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过大或过小,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需要引起注意。
1、生理性降低:睡眠时,人体进入休息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导致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自然下降。这种生理性降低有助于恢复体力,减少心脏负担。
2、昼夜节律影响:人体血压存在昼夜节律,通常在早晨升高,夜间降低。这种节律与生物钟有关,健康的昼夜节律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促进血压的正常波动。
3、睡眠质量影响: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血压在夜间降低。深度睡眠时,身体放松,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更为明显。改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4、疾病相关因素:某些疾病可能导致夜间血压异常,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血压可能不降反升,增加心血管风险。及时就医并采取治疗措施,如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设备,有助于改善症状。
5、药物影响:某些降压药物可能在夜间发挥作用,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患者应遵医嘱用药,避免夜间血压过低。定期监测血压,调整用药方案,确保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血压的正常波动。夜间血压异常者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