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阿司匹林哮喘是由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发的哮喘发作,常见于有哮喘病史或鼻息肉的患者。治疗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
1、阿司匹林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异常有关。阿司匹林抑制了环氧化酶COX活性,导致花生四烯酸代谢转向脂氧合酶途径,生成过多的白三烯,引发支气管收缩和炎症反应。
2、遗传因素在阿司匹林哮喘中起重要作用。部分患者存在基因多态性,如LTC4合成酶基因的变异,导致白三烯生成增加,增加了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
3、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阿司匹林哮喘。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烟草烟雾或过敏原可能加重气道炎症,增加对阿司匹林的反应性。
4、生理因素如年龄和性别也可能影响阿司匹林哮喘的发生。中年女性患者发病率较高,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5、病理因素如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与阿司匹林哮喘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导致气道炎症和黏膜水肿,增加了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
治疗阿司匹林哮喘的关键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和其他NSAIDs。对于急性发作,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缓解症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减轻炎症。长期管理包括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减少白三烯的生成和活性。免疫疗法如脱敏治疗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肺功能是管理阿司匹林哮喘的重要措施。
阿司匹林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和其他NSAIDs,并定期接受医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