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鼻窦炎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鼻腔冲洗和手术干预。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面部疼痛或压迫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如CT或MRI,明确诊断。
1、病史询问是诊断鼻窦炎的第一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鼻塞、流脓涕、面部疼痛或压迫感、嗅觉减退等,以及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是否有诱发因素。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吸烟史、职业暴露史等也有助于诊断。
2、体格检查包括鼻腔检查和面部触诊。医生会使用鼻内窥镜检查鼻腔和鼻窦开口,观察是否有黏膜充血、肿胀、脓性分泌物等。面部触诊可以检查鼻窦区域是否有压痛或肿胀,这通常是鼻窦炎的典型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是确诊鼻窦炎的重要手段。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鼻窦的解剖结构和炎症范围,是诊断鼻窦炎的金标准。MRI在特定情况下也用于评估鼻窦炎,尤其是怀疑有并发症如颅内感染时。X线检查虽然不常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4、实验室检查在特定情况下也有助于诊断。鼻分泌物涂片和培养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如细菌、真菌或病毒。血液检查可以评估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
5、药物治疗是鼻窦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性鼻窦炎,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可以减轻鼻腔和鼻窦的炎症。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窦炎的症状。
6、鼻腔冲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冲洗鼻腔,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炎症。鼻腔冲洗可以每天进行,尤其在症状加重时。
7、手术干预在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中考虑。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微创技术扩大鼻窦开口,改善鼻窦引流。其他手术方法包括鼻中隔矫正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用于纠正鼻腔解剖异常。
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怀疑自己患有鼻窦炎,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避免病情延误或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