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痛风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主要原因是尿酸代谢异常和药物副作用。治疗需从控制尿酸水平、调整药物使用和保护肝脏入手。
1、尿酸代谢异常
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尿酸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功能异常。尿酸代谢异常还可能伴随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肝脏疾病,进一步损害肝功能。
2、药物副作用
治疗痛风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虽然能有效降低尿酸水平,但长期使用可能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还可能因药物过敏反应引发肝损伤。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3、治疗与预防
- 控制尿酸水平:通过饮食调整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 药物调整: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肝脏影响较小的药物,如苯溴马隆,或联合使用护肝药物如谷胱甘肽、水飞蓟素。
- 生活方式干预:保持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饮酒,控制体重,减轻肝脏负担。
痛风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尿酸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肝功能进一步受损。通过综合管理,既能有效控制痛风,又能保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