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卧床休息,尽量吃饭、大小便都卧在床上进行,避免腰椎负重,有明确数据表明,对于椎间盘的盘内压,坐位可达卧位的2.5倍,立位可达卧位的1.8倍;
2. 床具选择,应选择硬板床,上铺厚薄适度的垫子,避免睡软床,睡姿以屈膝屈髋仰卧为宜,掌握正确的上下床姿势;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的病员一般应在术后第三天就开始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锻炼方法入下:平卧床上,一腿伸直放于床面,另外一只腿在伸直状态下抬起,并可在抬起时勾脚尖,以对大小腿后侧进行牵扯,抬起高度以感觉到大小腿后侧有牵拉感,伸直微麻木感为度),以防止神经根粘连;
4. 下地活动时应佩戴腰围,无论干不干活,都应加强腰部保护,防止腰部扭伤,但佩戴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防止腰背部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
5. 保持正确的站立、行走姿势,纠正不良的姿势,生活过程中同一姿势不宜过久,及时变换姿势或休息,防止腰肌劳损;
6. 加强腹肌和腰背肌的练习,增加腰腹肌肉功能,这是防止该病复发的最重要因素;
7. 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室内要保暖、干燥、避免阴湿的环境,天气变化时及时添加衣服;
8. 体力劳动者应加强保护,改变劳动方式,避免长时间弯腰或负重,或者改换轻体力活动的工种;
9. 咳嗽、打喷嚏用力大小便时,应提前做好腰部保护,双手护腰,防止腰部受到剧烈震动而导致该病复发;
10. 乘车时,在剧烈颠簸路段,应加强腰部防护。
想要了解更多请登录 飞华健康网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 http://www.fh21.com.cn/guke/yztc/
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疾病通常由椎间盘退变、外力损伤、长期姿势不良、遗传因素和肥胖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周,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自然曲度。仰卧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避免久坐久站,下床活动时佩戴腰围保护。
2、物理治疗:
牵引治疗可减轻椎间盘压力,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促进炎症吸收。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的麦肯基疗法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压迫症状。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缓解疼痛和炎症,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改善肌肉痉挛,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促进神经修复。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
4、微创介入治疗:
经皮椎间盘臭氧消融术通过氧化作用缩小突出髓核,胶原酶溶解术选择性降解突出组织。椎间孔镜技术能在直视下摘除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
5、手术治疗:
椎间盘切除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保留脊柱活动度。术后需进行3-6个月的系统性康复训练。
日常应保持标准体重,避免提重物和突然扭转腰部。游泳、平板支撑等运动能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建议每周3次、每次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多食用牛奶、深绿色蔬菜。睡眠时选择中等硬度床垫,侧卧位时保持脊柱自然对齐。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