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生活中预防老年痴呆症的话,应该在饮食,生活习惯上注意些什么。
1、改善劳动环境。
2、忌酒和戒烟。
3、饮食调节:既要防止高脂食物引起胆固醇升高,又要摄取必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无机盐类、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B2和B6、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老年人很重要。
4、保持精神愉快利于长寿及精神健康。
5、要安排好生活与学习:到了老年,还要坚持学习新知识,保持与社会广泛的接触。
6、在离退休之前,要在思想上、物质上做好一切准备,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促进脑力活动,还可以延缓或减轻衰老的进程。
7、定期进行体检、及早治疗躯体疾病,对自己身体既要重视,又不可过分注意或担心。
8、经常的户外活动:老年人适合进行较持续、较的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体操、太极拳、太极剑及传统舞等。
老年痴呆患者的行为异常通常持续数月至数年,实际持续时间与病情进展速度、药物干预效果、家庭护理质量、并发症控制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1、病情进展:
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可能仅表现为偶尔情绪波动,进入中度痴呆后易出现昼夜颠倒、重复行为等症状,晚期重度患者可能持续存在攻击性行为。疾病自然进展速度直接影响症状持续时间,快速进展型阿尔茨海默病行为问题可能集中出现在发病后2-3年。
2、药物干预:
使用多奈哌齐等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延缓认知功能衰退,美金刚能改善中重度患者激越行为。规范用药可使行为异常期缩短30%-50%,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药物耐受导致症状反复。
3、护理质量:
保持规律作息、提供怀旧疗法、避免环境刺激等专业护理措施,能使60%患者减少躁动发作频率。缺乏专业照护时,患者可能因沟通障碍导致行为问题持续恶化。
4、并发症影响:
合并尿路感染、便秘或疼痛等躯体问题时,患者异常行为可能突然加重。及时控制感染、维持肠道功能可使相关症状持续时间缩短至1-2周。
5、个体差异:
血管性痴呆患者行为波动较阿尔茨海默病更明显,路易体痴呆患者常有视幻觉引起的持续性激越。ApoE4基因携带者行为症状往往出现更早且持续时间更长。
建议每日安排30分钟日光浴调节生物钟,采用地中海饮食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通过音乐疗法舒缓情绪。建立固定的如厕和进食时间表,避免午睡超过1小时。居家环境需移除反光物品和镜面,使用柔和的单色调装饰。定期进行简单手指操活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严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