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跟腱炎通常由运动损伤、慢性劳损、肌腱退化、感染因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踝关节。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局部冰敷每次15分钟可缓解肿胀疼痛。慢性期应避免爬楼梯、跳跃等足跟反复牵拉动作,选择游泳等无负重运动。
2、物理治疗冲击波治疗能促进肌腱微循环修复,超声药物导入可减轻局部炎症。红外线照射配合手法按摩能松解粘连组织,低频电刺激有助于改善肌腱弹性。治疗频率建议每周3次,持续4周以上。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疼痛肿胀,局部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严重者可遵医嘱进行跟腱周围激素注射,但需严格控制频次。跟腱部分断裂时可口服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4、康复训练疼痛缓解后开始离心性腓肠肌训练,用前脚掌站立台阶缓慢下落。弹力带抗阻训练可增强肌腱强度,平衡垫训练改善本体感觉。训练需遵循无痛原则,每日3组每组15次为宜。
5、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肌腱完全断裂需行跟腱清理术,严重者采用肌腱转位重建。术后需石膏固定6周,配合渐进式负重训练。关节镜下手术创伤较小,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日常应选择足跟缓冲好的运动鞋,运动前充分热身并加强小腿肌肉拉伸。控制体重减轻跟腱负荷,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肌腱修复。若出现晨僵、持续疼痛或弹响感应及时复查,避免发展为慢性跟腱病变。恢复期可采用冷热交替敷法,夜间使用足踝支具保持肌腱放松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