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臀部一侧肌肉萎缩塌陷可能由神经损伤、肌肉疾病、外伤或长期不良姿势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常见原因包括坐骨神经损伤、肌肉萎缩症、外伤或手术影响等,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
1、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是控制臀部肌肉的重要神经,若因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或外伤导致神经受压或损伤,可能引发臀部肌肉萎缩。神经损伤会导致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并出现塌陷。治疗上,轻度神经损伤可通过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热敷)和药物(如神经营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2、肌肉疾病
肌肉萎缩症、肌营养不良等疾病会导致肌肉逐渐萎缩,臀部一侧可能出现明显塌陷。这类疾病通常与遗传或代谢异常有关。治疗上,需结合病因进行针对性干预,如补充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D)、使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或进行康复训练(如低强度力量训练)以延缓病情进展。
3、外伤或手术影响
臀部外伤(如挫伤、骨折)或手术(如髋关节置换术)可能导致局部肌肉损伤或血供不足,进而引发肌肉萎缩。治疗上,早期可通过物理治疗(如按摩、超声波)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若萎缩严重,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或重建肌肉功能。
4、长期不良姿势
长期单侧负重或不良坐姿可能导致臀部肌肉受力不均,一侧肌肉逐渐萎缩。改善姿势、加强核心肌群训练(如平板支撑、桥式运动)和均衡锻炼双侧肌肉可有效预防和缓解症状。
臀部一侧肌肉萎缩塌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早期干预效果更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