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主要包括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两种主要类型。
1、椎间盘切除术:
通过微创或开放手术方式切除压迫神经的突出椎间盘组织,适用于单纯性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路径可分为后路椎板间开窗术、椎间孔镜手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防止神经粘连。
2、椎间融合术:
在切除病变椎间盘后植入骨块或融合器,使相邻椎体永久性连接。适用于合并腰椎不稳、椎间隙明显狭窄的患者。根据入路可分为前路、后路及侧方融合术,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以避免邻近节段退变。
3、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将病变椎间盘替换为人工假体,能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度。适用于年轻患者且退变程度较轻者,需排除骨质疏松等禁忌症。长期随访显示假体磨损、下沉等并发症需关注。
4、微创内镜手术: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通过7毫米切口完成髓核摘除,对肌肉韧带损伤极小。主要适应于单侧神经根受压的包容性突出,具有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势。
5、非融合动态稳定术:
采用弹性固定装置替代传统融合术,在减压同时保留部分腰椎活动功能。适用于早期退变患者,需严格筛选适应证并定期评估内置物状态。
术后康复需分阶段进行,急性期以卧床休息为主,2周后开始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6周后逐步增加核心肌群抗阻练习。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久站,搬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睡眠选择中等硬度床垫。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适度游泳和快走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出现下肢麻木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