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泌尿道感染最常见诱因包括留置导尿管、泌尿系统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及抗生素滥用。
1、留置导尿管:
导尿管破坏尿道自然防御屏障,细菌可沿导管表面逆行侵入膀胱。导管留置时间超过48小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需严格评估指征并尽早拔除。
2、泌尿系统侵入性操作:
膀胱镜、输尿管支架置入等操作可能损伤尿路上皮,同时将外界病原体带入泌尿道。操作前后应规范消毒,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3、长期卧床:
卧床患者排尿姿势改变易致尿液残留,膀胱排空不全成为细菌培养基。每2小时协助变换体位并指导腹压排尿可降低风险。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放化疗患者等因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损,难以清除入侵病原体。控制基础疾病同时需加强会阴护理。
5、抗生素滥用:
广谱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平衡,促使耐药菌定植。应根据尿培养结果针对性用药,避免预防性使用三代头孢等广谱药物。
住院期间建议每日清洗会阴部并保持干燥,鼓励清醒患者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长期卧床者可采用间歇导尿替代留置导尿,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空腹7毫摩尔每升以下。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时应及时留取清洁中段尿送检,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