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判断需结合饮酒史、临床症状及医学检查,主要依据包括长期过量饮酒、肝功能异常表现以及影像学或病理学证据。
1、饮酒史评估:
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40克约相当于50度白酒100毫升、女性超过20克且持续5年以上,或2周内短期大量饮酒每日80克以上是重要风险指标。需详细记录饮酒种类、频率及持续时间。
2、典型症状观察:
早期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进展期可见黄疸、蜘蛛痣、肝掌等特征性表现。约20%患者无明显症状,需通过体检发现。
3、实验室检查:
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比值AST/ALT大于2、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升高是特征性改变。常伴有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甘油三酯升高等酒精代谢相关异常。
4、影像学诊断:
腹部超声可见肝脏回声增粗、脂肪浸润;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值≥9.5kPa提示纤维化。CT或MRI可评估脂肪变程度,排除其他肝病。
5、病理学确认:
肝穿刺活检是金标准,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马洛里小体形成、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特征性改变。适用于诊断不明确或需评估纤维化程度的病例。
建立健康饮酒习惯是预防关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日常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摄入,如鸡蛋、瘦肉、全谷物等;坚持有氧运动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戒酒期间可适量补充奶蓟草提取物等护肝成分。出现疑似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药物掩盖病情。定期肝功能检查对长期饮酒者尤为重要,建议每6个月检测转氨酶及肝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