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首发症状主要为皮肤瘙痒、疲劳、黄疸、右上腹不适及干燥综合征。这些症状多与胆汁淤积、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胆管等因素相关。
1、皮肤瘙痒:
约50%患者以全身性皮肤瘙痒为首发表现,夜间加重,可能与胆汁酸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有关。初期无皮疹,抓挠后可继发皮肤破损。胆汁酸结合树脂如考来烯胺可缓解症状,但需警惕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2、疲劳:
持续性疲劳感见于60%-80%患者,与中枢神经递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表现为晨起倦怠、活动耐力下降,但睡眠无法缓解。需排查贫血、抑郁等共病,适度有氧运动可能改善症状。
3、黄疸:
约25%患者出现巩膜黄染,提示胆红素代谢障碍。早期呈间歇性,伴随尿色加深、陶土样便。血清胆红素升高反映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需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
4、右上腹不适:
约30%患者主诉右上腹隐痛或饱胀感,可能因肝脏肿大牵拉包膜所致。体检可触及肝大,超声显示胆管异常。需与胆囊疾病鉴别,避免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5、干燥综合征:
40%患者伴发口眼干燥等自身免疫表现,与抗线粒体抗体攻击外分泌腺有关。可检测抗核抗体谱,人工泪液和唾液替代剂能缓解症状,但需警惕淋巴瘤风险。
建议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皮肤瘙痒或疲劳时及时检测肝功能,日常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胆汁淤积,适量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规律随访监测碱性磷酸酶和IgM水平,熊去氧胆酸作为基础治疗需长期服用。合并门脉高压者需限制钠盐摄入,肝硬化期患者应每半年进行超声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