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常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具体选择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决定。
1、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发挥作用,嗜睡副作用较第一代药物显著减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干等轻微不良反应。
2、鼻用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局部激素类药物对控制鼻黏膜炎症效果显著。需规律使用1-2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适合中重度持续性症状患者。长期使用需注意鼻腔干燥等局部反应。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钠通过抑制白三烯的致炎作用改善鼻塞症状,特别适合合并哮喘的患者。该药需每日规律服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和胃肠道不适。
4、减充血剂:
羟甲唑啉等鼻用减充血剂可快速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以避免反跳性充血。这类药物不作为长期治疗选择,仅建议短期应急使用。
5、免疫调节剂:
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患者,可考虑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这类药物通过靶向阻断免疫球蛋白E发挥作用,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过敏性鼻炎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应注重环境过敏原控制,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饮食上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症状发作期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辅助清洁。建议记录症状发作规律,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发哮喘等情况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