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主要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损伤和神经病变,及时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运动干预,具体措施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1、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控制血糖的同时,需监测血压和血脂,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2、肾脏损伤。高血糖会损害肾小球滤过功能,导致蛋白尿,严重时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保护肾脏,限制蛋白质摄入。
3、神经病变。高血糖可损伤周围神经,导致手脚麻木、疼痛,严重时影响运动功能。使用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4、视网膜病变。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使用激光治疗或抗VEGF药物,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
5、足部溃疡。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共同作用,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和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感染和溃疡。每天检查足部,保持清洁干燥,穿合适的鞋袜,及时处理伤口。
6、感染风险增加。高血糖会削弱免疫功能,增加细菌和真菌感染的风险。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口腔和皮肤检查,及时治疗感染。
7、认知功能下降。长期高血糖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增加痴呆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认知训练,控制血糖和血压。
8、性功能障碍。高血糖可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导致男性
勃起功能障碍和女性性欲减退。控制血糖,使用PDE5抑制剂等药物,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
9、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糖增加巨大儿、早产和妊娠高血压的风险。严格控制血糖,定期产检,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10、生活质量下降。高血糖及其并发症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增加心理负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血糖高的危害涉及多个系统,需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及时处理并发症,可有效降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