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进行改善。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指心脏在舒张期无法有效充盈血液,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也可能与年龄增长、心肌纤维化等生理因素有关。
1、药物治疗是改善心室舒张功能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和利尿剂如呋塞米。这些药物有助于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松弛功能,从而缓解症状。
2、生活方式调整对改善心室舒张功能至关重要。控制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有助于减少体液潴留;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增强心肺功能;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减轻心脏负担。
3、定期监测是管理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的重要环节。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确保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需综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进行管理,以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从根本上减少对心脏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