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包不建议自行刺破,可能引发感染或加重炎症。牙龈肿包通常由牙周脓肿、根尖周炎或智齿冠周炎等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牙龈肿包多为局部炎症反应,常见于食物嵌塞刺激或细菌感染。牙周脓肿多伴随牙龈红肿、咬合痛,根尖周炎可能伴有牙齿松动或叩击痛,智齿冠周炎常伴随张口受限。这些情况需通过专业口腔检查明确诊断,医生可能建议局部冲洗上药、根管治疗或消炎药物控制感染。自行刺破可能导致细菌扩散,增加颌面部蜂窝织炎风险。
极少数情况下,牙龈肿包可能由囊肿或肿瘤引起。这类病变表面可能呈现蓝灰色,触诊质地较硬,生长缓慢且无明显疼痛。若强行刺破可能破坏组织完整性,影响后续病理检查。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后,由医生决定是否需手术切除或活检。
出现牙龈肿包应避免挤压或热敷,可用淡盐水漱口缓解不适。日常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肿包周围。建议24小时内就诊口腔科,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切开引流、抗生素治疗或牙体治疗。若伴有发热或面部肿胀,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