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学走路的时机主要取决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平衡能力及并发症控制情况,需满足肌力达3级以上、坐位平衡良好、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条件。
1、肌力评估:
患侧下肢肌力需达到3级抗重力运动以上方可尝试步行训练。早期肌力不足时强行行走易导致异常步态,可通过床边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等逐步增强肌力。肌力恢复通常需要4-6周系统康复。
2、平衡能力:
需先完成坐位平衡三级训练即无支撑坐稳、抗干扰坐稳、动态坐稳,再过渡到站立平衡训练。使用平衡垫、重心转移训练可改善平衡功能,平衡障碍患者需佩戴髋部保护带防跌倒。
3、并发症控制:
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未控制的癫痫发作或体位性低血压收缩压下降>20mmHg时需暂缓步行训练。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需先治疗稳定,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4、认知功能:
存在中重度认知障碍MMSE评分<20分或感觉性失语患者,需先进行简单指令跟随训练。可使用颜色标记步道、节拍器辅助建立步行节律,避免因理解障碍导致训练意外。
5、专业评估:
康复治疗师会通过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估,达到2级需1人轻微辅助以上方可进行室内步行。建议采用减重步行训练系统,初始负重不超过体重的30%,每周递增10%。
脑梗死后步行训练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床边坐位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平衡杠内站立、平行杠内迈步,最后实现独立步行。训练前后应监测心率血压,餐后1小时内避免高强度训练。建议穿着防滑鞋,训练环境需移除地毯等障碍物,每日总训练时间不超过90分钟,分3次进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保护,训练后检查有无皮肤破损。营养方面需保证每日1.2-1.5g/kg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D促进神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