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小腹坠胀可能与子宫复旧不良、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盆腔器官脱垂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盆底肌锻炼、药物治疗及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
1. 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恶露排出不畅,表现为下腹坠胀伴阵发性疼痛。建议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颗粒或新生化颗粒。
2. 盆腔充血分娩后盆腔血管回流受阻引发坠胀感,久站时加重。可通过侧卧休息、凯格尔运动改善循环,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3. 泌尿系统感染导尿或产伤可能导致膀胱炎,出现坠胀伴尿频尿痛。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克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或三金片抗感染治疗。
4. 盆腔器官脱垂盆底肌松弛造成子宫或阴道壁下垂,表现为久站后坠胀加重。轻者通过电刺激治疗改善,重者需行盆底重建术或子宫悬吊术。
建议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每日温水坐浴促进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