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通常不会直接引起脚肿,但若合并肾功能损害或全身感染时可能出现下肢水肿。脚肿可能与尿路感染的并发症或合并症有关,如肾盂肾炎、心力衰竭等。
1、肾盂肾炎尿路感染上行至肾脏可能引发肾盂肾炎,导致肾功能暂时性减退,水分代谢异常可出现脚肿。需进行尿培养及肾功能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2、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水肿,需完善心电图和NT-proBNP检测,治疗需控制感染同时使用利尿剂。
3、低蛋白血症长期反复感染可能造成营养消耗,血浆白蛋白降低引起胶体渗透压下降。需检测肝功能及营养指标,补充优质蛋白并治疗原发感染。
4、药物副作用部分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局部水肿。需及时停药更换抗生素,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
出现脚肿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治疗期间保持下肢抬高,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记录24小时尿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