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多数情况下不严重,但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感染程度主要与菌株毒性、宿主免疫力、治疗时机、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1、菌株毒性:部分幽门螺旋杆菌菌株会产生强致病性毒素,这类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严重损伤。可通过呼气试验检测毒素活性,阳性者需规范用药。
2、宿主免疫: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出现持续感染,表现为反复腹痛、消化不良。建议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
3、治疗时机:早期感染者通过标准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治愈率较高,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4、并发症:长期未治疗的感染可能引发胃出血、胃穿孔等急症,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干预。胃癌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胃镜筛查。
感染者应分餐避免传播,治疗期间禁酒并补充益生菌。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