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通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达到临床缓解,治疗效果与病理分期、蛋白尿程度、并发症控制等因素相关。
1、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主要方案,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环磷酰胺、他克莫司,需根据24小时尿蛋白定量调整用药。
2、并发症管理针对血栓、感染等并发症需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合并高血压时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血压及蛋白尿。
3、病理分型Ⅰ-Ⅱ期患者缓解率较高,Ⅳ期伴肾小球硬化者预后较差,需通过重复肾活检评估病理进展。
4、长期随访即使达到临床缓解仍需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复发需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感染和肾毒性药物,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