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童便血可能由肛裂、肠息肉、细菌性肠炎、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家长需观察伴随症状并及时就医。
1、肛裂:排便困难导致肛门撕裂,血液鲜红且附着粪便表面。家长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红霉素软膏保护创面,严重时需儿科就诊。
2、肠息肉:幼年性息肉多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与粪便混合。需通过肠镜检查确诊,可在内镜下切除,术后送病理检查排除恶变。
3、细菌性肠炎:志贺菌或沙门氏菌感染导致黏液脓血便,伴发热腹痛。家长需留取大便标本送检,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蒙脱石散、益生菌等药物。
4、牛奶蛋白过敏:免疫反应引发结肠炎,便血常伴湿疹、呕吐。家长需改用深度水解奶粉,避免乳制品,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抗过敏治疗。
建议记录便血颜色、频率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用药,及时携带新鲜大便样本至儿科或消化科就诊,检查前1小时勿使用开塞露等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