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高血压患者生二胎需谨慎评估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血压控制情况、靶器官损害程度、妊娠并发症概率及药物安全性。
1、血压控制:未达标的血压(≥140/90mmHg)会显著增加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等风险,需在孕前通过限盐、减重等方式将血压稳定在130/80mmHg以下。
2、靶器官损害:合并左心室肥厚、肾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损害时,妊娠可能加速病情进展,需通过心脏超声、尿蛋白检测评估损害程度。
3、妊娠并发症:高龄叠加高血压使胎儿生长受限概率提升,孕早期需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改善胎盘灌注。
4、药物调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致畸药物需提前替换为拉贝洛尔、甲基多巴等妊娠安全药物,调整需在孕前完成。
建议备孕前3个月到心血管科和产科联合门诊评估,孕期严格监测血压变化,每日自测血压并记录,出现视物模糊、持续性头痛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