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可能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口服避孕药、多孕多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疫苗接种、定期筛查、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方式治疗。
1、病毒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主要病因,可能伴随接触性出血症状。治疗需结合阴道镜检查,药物可选用干扰素栓、保妇康栓、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2、免疫缺陷艾滋病或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抵抗力下降,可能伴有异常排液。需进行免疫调节治疗,药物包括胸腺肽肠溶片、匹多莫德颗粒、脾氨肽口服冻干粉。
3、激素影响长期服用避孕药超过5年可能改变宫颈微环境,常合并月经紊乱。建议更换避孕方式,定期进行TCT联合HPV筛查。
4、生育因素多次妊娠分娩造成宫颈机械性损伤,可能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产后应进行妇科检查,高级别病变需行宫颈锥切术。
建议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保持单一性伴侣,戒烟并增加蔬菜水果摄入,35岁以上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