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后持续发烧可能由感染性发热、中枢性发热、吸收热、药物热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抗感染治疗、物理降温或调整用药方案。
1、感染性发热脑溢血患者卧床易并发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体温升高伴咳嗽脓痰。需进行痰培养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2、中枢性发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体温常超过39℃且波动大。需采用冰毯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布洛芬等解热药,同时监测脑水肿情况。
3、吸收热血肿分解产物吸收引起的低热,体温多不超过38.5℃。通常无须特殊处理,2-3周内自行消退,期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4、药物热脱水剂或抗生素等药物反应所致,停药后体温可恢复正常。需记录用药与发热时间关系,医生可能调整甘露醇等药物剂量。
患者需保持病房通风清洁,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监测体温变化曲线。出现寒战或意识改变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