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标准主要依据病毒复制水平、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肝脏病理变化,具体包括乙肝病毒DNA载量超过一定阈值、转氨酶持续升高、肝脏纤维化或炎症程度达到中重度等指标。
1、病毒载量乙肝病毒DNA载量超过2000 IU/ml(HBeAg阴性)或20000 IU/ml(HBeAg阳性)需考虑抗病毒治疗,病毒活跃复制是启动治疗的核心指标之一。
2、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持续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或反复波动提示肝脏炎症活动,此时无论病毒载量高低均可能需干预。
3、肝脏病理肝脏活检显示中度以上炎症坏死或明显纤维化(≥G2/S2),即使转氨酶正常也建议抗病毒治疗以阻断疾病进展。
4、高危因素肝硬化、肝癌家族史、合并HIV/HCV感染等特殊人群,需放宽治疗指征早期干预。
具体治疗方案需由感染科或肝病科医生评估后制定,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病毒学应答和肝功能变化,同时注意避免饮酒和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