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风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预防,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
1、控制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
2、药物治疗可能与血小板聚集、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短暂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
3、康复训练针对遗留功能障碍进行针对性康复,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早期康复介入有助于改善预后,预防二次中风。
4、定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通过颈动脉超声等检查评估血管状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考虑血管介入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