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发炎疼痛可能由细菌感染、金属过敏、不当护理或局部创伤引起,表现为红肿、渗液、灼热感等症状,可通过消毒护理、抗感染药物等方式缓解。
1、细菌感染穿刺后未严格消毒或接触污染物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局部使用碘伏消毒,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口服头孢氨苄等抗生素。
2、金属过敏对耳钉含镍等金属成分过敏会引发接触性皮炎。更换为医用钛钢或纯金材质饰品,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或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抗过敏。
3、不当护理频繁触摸、过早更换耳钉或使用酒精过度刺激可能损伤创面。保持耳部干燥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牵拉耳饰。
4、局部创伤穿刺时损伤软骨或后期拉扯导致伤口撕裂。伴随剧烈跳痛或出血需就医,可能需拔除耳钉并缝合,配合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
恢复期避免游泳、汗液浸渍,饮食宜清淡少辛辣,若出现发热或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