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月经不一定代表有排卵,无排卵性月经在青春期、围绝经期或内分泌紊乱人群中较为常见。
1、生理性无排卵青春期初潮后1-2年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未成熟,可能出现周期性子宫内膜脱落但无排卵现象,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观察月经周期变化。
2、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雄激素过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稀发、痤疮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来曲唑、二甲双胍等药物调节。
3、高泌乳素血症可能与垂体瘤、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闭经、溢乳等症状。需通过溴隐亭等药物降低泌乳素水平,必要时行垂体瘤切除术。
4、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均可能干扰促性腺激素分泌,导致无排卵月经。需先治疗原发病,如使用甲巯咪唑控制甲亢,或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甲减。
建议月经异常者记录基础体温或进行超声监测,明确排卵情况,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肥胖等干扰内分泌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