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山竹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收敛止血、润肠通便等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口干舌燥、便血腹泻等症状。
1、清热解毒山竹果皮富含鞣质和氧杂蒽酮类化合物,能抑制细菌病毒活性,可用于辅助治疗风热感冒或咽喉肿痛。对应症状为发热头痛、咽部充血,可遵医嘱配合使用银翘解毒片、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
2、生津止渴果肉含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能刺激唾液分泌,改善热病伤津导致的口干舌燥。常见于暑热症或糖尿病早期,可搭配玄麦甘桔颗粒、生脉饮等滋阴制剂。
3、收敛止血果皮提取物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对轻度消化道出血或痔疮出血有收敛作用。多表现为便中带血或肛门滴血,需与槐角丸、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联合使用。
4、润肠通便山竹纤维素可软化粪便,改善肠燥便秘。适用于老年性便秘或产后便秘,但严重者需结合麻仁润肠丸、乳果糖口服溶液等通便药物。
食用新鲜山竹果肉每日建议不超过3个,果皮需经专业炮制后方可入药。脾胃虚寒者慎用,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食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