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可通过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有效灭活,实际消毒效果受到消毒剂浓度、作用时间、环境温度、病毒载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可破坏病毒蛋白质结构,适用于物体表面消毒,需按照说明书稀释使用,避免与酸性物质混用。
2、过氧化物类: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快速灭活病毒,适用于空气和医疗器械消毒,高浓度可能腐蚀金属。
3、醇类消毒剂:75%乙醇能溶解病毒脂质包膜,适合皮肤和小型物品消毒,易燃需远离火源,不适用于大面积环境消杀。
4、紫外线照射:波长254纳米的紫外线可直接破坏病毒核酸,适用于无人环境的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需确保照射剂量达标。
日常消毒应选择正规产品并规范操作,重点对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消毒,同时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