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乙肝抗体可能由疫苗接种失败、抗体自然消退、免疫功能异常、乙肝病毒隐匿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种疫苗、定期检测、免疫调节治疗等方式干预。
1. 疫苗接种失败未完成全程接种或疫苗储存不当导致免疫应答不足。建议重新按0-1-6个月程序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完成接种后1-2个月复查抗体水平。
2. 抗体自然消退接种后产生的抗-HBs随时间逐渐下降至检测阴性。对高危人群建议每3-5年复查,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时需加强接种1剂乙肝疫苗。
3. 免疫功能异常HIV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B细胞功能受损。需治疗原发病,必要时采用60μg高剂量乙肝疫苗特殊免疫程序。
4. 隐匿感染少数人群存在乙肝病毒低水平复制但常规检测阴性。建议检测HBV-DNA,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
日常需避免高危暴露行为,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应每年监测抗体水平,接种疫苗后仍无应答者可考虑更换不同表达系统的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