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紫癜性肾炎的危害主要包括轻度蛋白尿、肾功能损伤、高血压及慢性肾衰竭,疾病进展可能由过敏性紫癜继发肾小球炎症引起。
1、蛋白尿早期表现为尿液泡沫增多,尿常规检查显示微量蛋白漏出。长期未控制可能加重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需定期监测尿蛋白定量,可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或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2、肾功能损伤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伴随水肿、乏力。急性期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进行短期透析干预,药物可选择环磷酰胺或他克莫司抑制免疫反应。
3、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导致血压升高,可能引发头痛、视物模糊。需低盐饮食并联合降压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钙通道阻滞剂或ARB类制剂。
4、慢性肾衰竭持续炎症导致肾单位不可逆损伤,晚期需依赖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家长需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建议家长每日记录患儿尿量及血压变化,提供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血尿或水肿加重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