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可能由胆汁成分失衡、胆囊收缩功能异常、胆道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溶石、体外碎石、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胆汁成分失衡胆固醇过饱和或胆色素沉积导致结晶形成。减少高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片、茴三硫片等利胆药物。
2、胆囊收缩异常胆囊排空障碍使胆汁淤积。规律进食刺激胆囊收缩,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溶液促进胆汁排泄,配合匹维溴铵片缓解胆道痉挛。
3、胆道感染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导致胆红素钙沉积。急性发作需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抗感染,慢性炎症可配合消炎利胆片等中成药调理。
4、遗传代谢因素基因缺陷导致胆盐合成障碍。此类患者需终身低脂饮食,定期超声监测,必要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并发症。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快速减重,40岁以上女性及肥胖人群应每年体检筛查。结石直径超过3厘米或反复发作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