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肌耗氧量骤增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溶栓、介入手术、搭桥手术、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治疗。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高脂饮食或高血压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使管腔狭窄。表现为劳累后胸痛,需控制血压血脂,药物可选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硝酸甘油。
2、血栓形成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完全阻塞血管。突发持续性胸痛伴冷汗,需紧急溶栓治疗,药物包括尿激酶、替格瑞洛、氯吡格雷。
3、血管痉挛吸烟或寒冷刺激诱发冠状动脉异常收缩。典型表现为静息时胸骨后压榨感,需戒烟保暖,药物可用地尔硫卓、尼可地尔、硝苯地平。
4、心肌耗氧量骤增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脏负荷突然增加。伴随呼吸困难,需立即停止活动,药物含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吗啡。
低盐低脂饮食结合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预防,突发胸痛超过15分钟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