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可能由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针对性治疗。
1、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炎症导致肾单位损伤,表现为蛋白尿和高血压。治疗需控制血压,可使用缬沙坦、贝那普利等降压药,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2、肾动脉狭窄肾动脉血流减少引发缺血性萎缩,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造影可确诊,严重时需行支架置入术或服用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
3、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需严格控糖,推荐使用达格列净、司美格鲁肽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4、多囊肾遗传性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超声显示多发囊性病变。目前无特效药,疼痛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终末期需透析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布洛芬,出现水肿或尿量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