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出现湿疹可能与局部湿热刺激、过敏反应、体质因素或操作不当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或小水疱。
1. 湿热刺激:艾灸产生的持续热力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屏障受损,汗液滞留诱发湿疹。建议控制艾灸温度与时长,结束后及时清洁皮肤并保持干燥。
2. 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艾绒烟雾或燃烧产物过敏,引发接触性皮炎。需立即停止艾灸,局部冷敷缓解症状,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地塞米松乳膏。
3. 体质因素:湿热体质或原有皮肤敏感者更易出现湿疹。中医辨证后可调整艾灸穴位与频次,配合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疗调理体质。
4. 操作不当:艾灸距离过近或单次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皮肤灼伤后继发湿疹。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出现水疱或糜烂时需就医处理。
艾灸后出现持续皮肤异常应暂停治疗,避免抓挠,穿着透气衣物,必要时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或外用激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