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血肿与巧克力囊肿可通过超声特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激素水平进行区分。主要鉴别点有月经周期关联性、囊肿内容物性质、疼痛特点及生育影响。
1. 超声特征黄体血肿超声显示单侧卵巢无回声区伴细密光点,囊壁厚且血流丰富;巧克力囊肿呈磨砂玻璃样回声,囊壁厚薄不均,多与周围组织粘连。
2. 临床表现黄体血肿突发下腹痛与月经周期相关,多发生在黄体期;巧克力囊肿表现为渐进性痛经、性交痛及不孕,疼痛程度随月经周期加重。
3. 发病机制黄体血肿因黄体血管破裂出血形成,与排卵相关;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至卵巢形成的陈旧性积血囊肿。
4. 激素影响黄体血肿患者孕激素水平升高,妊娠试验可能阳性;巧克力囊肿常伴CA125轻度升高,激素水平无特异性变化。
建议出现盆腔包块或痛经加重时尽早就医,通过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及MRI等进一步鉴别,避免自行用药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