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发的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黄疸、肝区不适等症状,通常由甲状腺激素过量、免疫损伤、肝脏代谢负担加重、药物性肝损伤等原因引起。
1、甲状腺激素过量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直接刺激肝脏代谢,导致肝细胞损伤,可能伴随心悸、多汗等症状。治疗需控制甲亢,常用药物包括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
2、免疫损伤自身免疫反应攻击肝细胞,与Graves病相关,可能出现肝酶升高。治疗需免疫调节,可选用泼尼松、硫唑嘌呤、甘草酸二铵。
3、代谢负担加重甲亢时代谢率增高导致肝脏耗氧量增加,引发肝细胞缺氧性损伤,常见乏力、纳差。需积极纠正甲亢并护肝,药物可选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蓟素。
4、药物性肝损伤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炎,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需调整用药方案并配合护肝治疗,可用双环醇、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
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高碘饮食,保证充足休息,甲亢控制后多数肝功能异常可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