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主要包括感染风险增加、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代谢异常等。这些副作用与药物抑制免疫系统的机制直接相关,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使用。
1、感染风险免疫抑制剂会降低机体防御功能,易引发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如肺炎、带状疱疹等。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抗病毒药或抗真菌药,如阿莫西林、阿昔洛韦、氟康唑。
2、骨髓抑制部分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表现为乏力、出血倾向。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生成素等对症治疗。
3、消化道症状常见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可能与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黏膜有关。可配合使用奥美拉唑、蒙脱石散、双歧杆菌等药物缓解症状。
4、代谢异常长期用药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血糖、电解质紊乱,需定期监测指标。必要时使用降压药、降糖药或电解质补充剂进行干预。
使用免疫抑制剂期间应保持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