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后发烧可能反复,通常与操作刺激、感染、肠道菌群紊乱或基础疾病有关。
1. 操作刺激灌肠操作可能刺激肠黏膜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短暂低热。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可观察体温变化。
2. 感染因素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肠道感染,表现为发热伴腹痛腹泻。需完善血常规及粪便检查,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药物。
3. 菌群失调灌肠可能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诱发内源性致热源释放。可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菌群。
4. 基础疾病若患者存在溃疡性结肠炎等基础病,灌肠可能诱发疾病活动。需结合原发病治疗,如美沙拉嗪栓剂局部用药配合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建议监测体温变化,若反复发热超过38.5℃或持续48小时以上,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