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中耳炎可能由感冒继发感染、呛奶返流、腺样体肥大、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滴耳液、鼻腔冲洗、鼓膜穿刺、腺样体切除等方式治疗。
1、感冒继发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表现为耳痛伴发热,建议家长保持鼻腔通畅,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滴剂。
2、呛奶返流:平卧位喂奶导致乳汁逆流至中耳腔,常见耳道潮湿有异味,家长需采用45度角喂养姿势,配合生理盐水清洁外耳道。
3、腺样体肥大:肥大的腺样体阻塞咽鼓管开口,多伴随睡眠打鼾,需耳鼻喉科评估后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或行腺样体消融术。
4、免疫缺陷:免疫球蛋白缺乏患儿易反复感染,可能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确诊后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并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家长应避免用力擤鼻涕,哺乳后竖抱拍嗝,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发现宝宝频繁抓耳或夜间哭闹需及时耳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