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前发烧可能与感染、脱水、药物反应、产程延长等因素有关,需警惕绒毛膜羊膜炎等产科急症。
1、感染因素生殖道感染或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发热,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或排尿疼痛等症状。
2、脱水因素产程中出汗过多或饮水不足可能引发脱水热,表现为体温升高但无感染征象。可通过增加饮水量、静脉补液缓解,需监测尿量和电解质平衡。
3、药物反应分娩镇痛使用的硬膜外麻醉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出现药物热。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停止给药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伴有皮肤潮红等表现。
4、产程异常产程延长导致体力消耗过大可能引发应激性发热,需评估胎儿宫内状况。若合并胎膜早破超过12小时,需排除绒毛膜羊膜炎,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出现分娩前发热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保持会阴清洁并补充足够水分,密切监测胎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