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扩散后可通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姑息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扩散期肝癌通常由肿瘤侵袭血管、淋巴转移、远处器官转移、治疗抵抗等因素引起。
1、靶向治疗使用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等药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适用于肝功能尚可的患者,可能伴随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2、免疫治疗采用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PD-1抑制剂增强免疫应答,部分患者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或结肠炎,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3、介入治疗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或放射性微球栓塞控制局部病灶,可能引起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需联合保肝治疗。
4、姑息治疗针对疼痛、腹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进行对症支持,包括镇痛泵植入、腹腔穿刺引流、肠外营养支持等措施。
建议在肿瘤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避免摄入霉变食物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