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服药后血压不降可能由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不足、生活方式未调整、继发性高血压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调整用药方案、排查病因等方式干预。
1. 药物选择不当部分患者对特定降压药敏感性不足,如钙通道阻滞剂对低肾素型高血压效果较差。建议医生评估后更换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利尿剂等,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氢氯噻嗪。
2. 剂量不足初始治疗剂量未达到目标血压控制要求,或未遵循联合用药原则。需在监测肝肾功前提下逐步增加剂量,或联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不同机制药物。
3. 生活方式未调整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会抵消药物作用。每日食盐摄入应控制在5克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体重指数建议维持在24以下。
4. 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与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有关,通常伴随低血钾、夜尿增多等症状。需通过肾动脉造影、醛固酮检测确诊,针对病因行介入或手术治疗。
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记录波动情况供医生参考,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