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针灸辅助治疗。针灸可能有助于缓解肌肉僵硬、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结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呼吸支持等综合干预。
1、辅助治疗针灸作为辅助手段,通过刺激穴位可能改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的肌张力异常。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避免过度刺激。
2、改善循环针对肢体远端肌肉萎缩,针灸可能促进局部微循环,延缓肌肉废用性萎缩。常选用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
3、缓解症状对伴随的关节疼痛或肌肉痉挛,针灸可暂时减轻不适感。需注意避免皮肤感觉减退部位的针刺损伤。
4、联合干预针灸须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等靶向药物联合使用,同时配合呼吸肌训练等康复措施。
建议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针灸方案,治疗期间定期评估运动功能变化,避免单一依赖针灸延误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