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最小发病年龄多见于2-8岁儿童,婴幼儿因母体抗体保护较少见,但新生儿及1岁以下婴儿仍有发病可能。
1、新生儿感染:极少数新生儿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表现为皮肤弥漫性红疹、发热,需立即住院进行青霉素抗感染治疗。
2、6个月以内:6月龄内婴儿发病多与家庭成员带菌有关,典型症状为口周苍白圈、草莓舌,建议家长对患儿接触物品严格消毒,并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3、1岁以下:1岁内患儿免疫系统未完善,易出现高热惊厥等并发症,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医生可能推荐头孢曲松钠静脉注射。
4、2岁高发:2岁后群体生活暴露增加,成为最常见发病年龄段,特征性脱皮现象多在病程第2周出现,临床常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
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家长护理时需佩戴医用口罩,饮食给予温凉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咽痛症状。